作者:邹丽 桑燚
湖北体育职业学院是一所体育类特色高职院校,涵盖从小学到大专年龄段的学生。立足学生,湖北体育职业学院创新校园管理模式,开拓新思路、新方法、新举措,多形式、多渠道提供发展平台,将“三自”“三立”理念贯穿育人的全过程,让每名学生都能成为校园的主角。
拼搏 培养运动员更培养人
站定、举枪、瞄准、扣动扳机……在训练场,射击队的队员孙成林出手“快准狠”,一气呵成地完成了一组训练。年仅14岁的他已经夺得去年全省射击锦标赛丙组气手枪冠军。“我还要拿第一,进省队,进国家队!”孙成林略显腼腆,目光却格外坚定。
在日常训练中,孙成林总是默默地“泡”在射击馆,同时他每天坚持练习哑铃、训练专项力量,压力太大时,也会在操场上散散心,调整心态。他说:“既然定下了目标,一定要义无反顾地向前冲。”
射击队是学校16个项目队的缩影。为了争夺金银,每个选手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训练计划,包括年度训练、阶段训练、月训练和每周训练。一周一评,一月一赛,学生之间相互切磋。
“我们要培养优秀的运动员,更要培养优秀的人。”教练李霜说。“专业+文化”齐头并进,除了每天的文化课,以专项队伍为主阵地开展国学教育,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氛围;落实《青少年运动员日常行为规范纲要》,以举办特色教育活动,从身边开始,细节做起,培养青少年行为规范;为传承冠军精神、传递金牌文化,学校邀请冠军校友进课堂,分享训练经验,传递夺冠“密码”,激励队员们敢于拼搏,超越自我。
担当 新时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
依托专业优势与区域优势,高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各类社会实践活动,在奉献的过程中,坚实地承担起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。
北京冬奥会期间,该校24名学生前往北京担任志愿者,他们在基地统筹协调、安保交通、医疗前台等岗位尽心尽责,完成了各自工作任务;在第一届武汉市青少年大众跆拳道KING级联赛暨武汉市青少年运动队选拔赛上,33名学生以赛事裁判员和志愿者的身份参加,通过专业的知识和细致的工作获得一致好评;在送“体”进社区活动中,学生们变成了“小老师”,小朋友们在他们的指导下学习练习轮滑、羽毛球,通过体育专业知识,将体育项目带入到生活中。
创新 让学生成为主角
学校不断创新各年龄段学生的教育模式,学生间相互影响、相互探讨、相互切磋、相互促进,形成良性循环,整体效果显著。
创新“课堂+课外”育人模式,从第一课堂延伸至第二课堂,营造良好学习氛围,让学生“动起来”。以专业为导向,科学训练,积极调整培养方案,细化培养模式,探索新的方式方法;以第一课堂为载体,明确学习目标,扎实打下专业知识储备及技能技巧,将知识融入至第二课堂,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调动学习积极性。
创新“校内+校外”育人平台,整合各方资源,打造“第三课堂”,促进学生成长成才,让学生“强起来”。同时,鼓励学生“走出去”,加强社会实践学习,增加志愿者服务、社区服务经验,提高综合素质;以社会需求为导向,积极推进体育专业人才培养,开展“大学生实习实训”,在实操中锻炼专业能力,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成才。
来源:中国体育报